日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强化以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全面提升服务居民水平。
会议印发了《关于以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建立开发区住宅小区协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会上,开发区建设(房管)局、社发局、下沙街道、白杨街道、浙江保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伊萨卡社区的负责人分别就开展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的做法和下一步的打算作了表态发言。
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开发区以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发力:
1
明确工作目标。实现开发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达95%以上,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联动服务机制100%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
抓实两个覆盖。组织部牵头抓总,建设(房管)局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分头负责,组建开发区物业管理协会党委和街道业主委员会联谊会党委,采取单独建、区域建、联合建等多种方式,推动符合条件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做到工作覆盖,确保党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的领导。
3
完善领导体系。构建开发区、街道、社区三级抓物业服务管理体系。开发区成立由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金生任组长,组织部和建设(房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政法(司法)、法院、社发、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成员的住宅小区协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住宅小区治理工作。街道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和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工作小组,完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运行机制,指导落实小区协同治理工作任务,及时梳理分析、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4
健全治理机制。建立完善党组织引领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物业管理各方的常态制度,推动基层党建与物业服务管理协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筹建和换届时的人选把关,提高业主委员会中党员的比例,指导业主委员会规范运行、规范议事。完善物业服务项目考核体系,将街道社区党组织评价纳入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在符合条件的党员骨干、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业主委员会中的党员、物业服务企业的党员负责人中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引领。建立完善社区治理多方联席会议制度、联动工作机制、协商共治机制,推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融入社区治理,共同解决问题。
5
强化保障落实。加强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四个方面保障,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开发区和街道两级住宅小区协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均下设办公室,分别由建设(房管)局和街道的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由退出领导岗位委管干部担任副主任,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划拨专项经费,明确专门场所,实行集中办公和实体化运作。细化相关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和年度任务,建立每月例会制度、项目领办制度、考核督查制度等,实施挂图作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落实。
会前,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会同建设(房管)局等部门多次深入社区调查摸底,并组织社会发展局、建设(房管)局、各街道的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以及部分社区党组织书记代表,先后到下城、拱墅、江干考察学习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开展小区协同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