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到原来社区和街道这么看待业委会,我也梳理了多年的工作经历,发现不无道理。
没有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在前期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下还井井有条。但在低端楼盘,就有很多斤斤计较并且自私的人,觉得自己买的房子,想怎么搭建就怎么搭建,想怎么停车就怎么停车,自己家门口种点菜又有什么关系?反而被号称服务业主的物业人来管着。
很多人是第一次住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总觉得那点物业费交的冤枉。于是动不动有人说要赶走物业,成立业委会。有部分人甚至以为赶走物业,欠的物业费可以省掉了。
第一届业委会往往都是为了换物业公司的目的而成立起来的,继而张罗选聘新的物业公司,在选物业公司的时候总认为前物业有巨额暴利,也为了业主对业委会的认可,因此就压低物业费的标准,实在压低不了,就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追求口碑和品质的物业公司一看势头不对,立马退出竞争,剩下的要么是纯粹是唯利是图的物业公司,要么是外地物业公司过来刷存在感,扩展地盘的物业公司。结果成功赶走对小区各方面都很熟悉的前期物业,换了新物业。
新物业大张旗鼓的进行品质整改,也投入了不少资金和人力,但是物业服务事情多而琐碎,新进来的物业公司没有老物业熟悉小区的民风,也不熟悉公共设施的位置,也不清楚部分设备的以往病例,于是出现了一些服务不符合业主要求,维修不及时的现象。
而物业服务又充满了动态性和不可预见性,服务瑕疵难以避免,于是就有人出来指责,而那些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交物业费的业主开始攻击新物业,说还不如老物业。原本还有一批不支持换物业的业主更生气,于是指责新物业的同时指责业委会瞎搞。
前面那些欠物业费的业主被老物业发律师函催收物业费,原本以为可以赖掉的物业费的计谋,结果是白费力气,于是恼羞成怒,把气往业委会和新物业公司头上撒。于是一群人纷纷指责业委会,而新物业的员工工作热情也直线下降。
重新选举业委会的言论开始涌现,其中肯定会有类似带头大哥的业主能把业委会的罪状列举的很有条理,将如何治理小区的设想陈述的头头是道,得到了很多业主的支持。于是开始运作罢免业委会成员,重新选举业委会,有的业委会成员因为舆论压力和委屈(毕竟是靠热心,不拿工资的)提前辞职。
新的业委会成立后,就有其他物业公司上门表露接管小区的意愿。服务承诺、塞红包、承诺给业委会辛苦费等等糖衣炮弹猛烈轰击。面临诱惑和业主的抱怨,换物业公司的计划应运而生。而忽视物业公司的专业性,以不专业的人监督和指导专业的公司,其中矛盾和问题不断。
很快这届业委会就发现自己也重蹈上一届业委会成员的遭遇,被业主误解、被业主骂贪腐、被质疑换物业其中有猫腻…于是继续上演换业委会、换物业…如此循环,频繁换物业由于工作交接的不融洽和权责承担方面有了更多推诿和扯皮的借口,动不动就说是上家物业的责任,整个小区充斥着负能量。
于是又有业主自治的呼声出现,并且又出现了带头大哥说的头头是道、信心满满。到了业主自治这一步,基本上是这个小区彻底没落、脏乱差的前奏了。
业主自治全国都没有几个成功案例,一些小楼盘,共用设施设备不多的有可能成功,但成功也多是昙花一现,因为始终有一部分业主不愿意承担缴费义务。而参与业主自治的人靠热心是不足以支撑他日复一日的上门讨钱并且被挑理、被辱骂。
因为类似物业管理这种的公共服务,就不可能避免瑕疵,除了保洁、保安这种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可以运作,业主自治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系统专业的养护管理技术,所来的隐患在几年之后全部爆发:消防系统、风机房、配电房、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等故障频发、瘫痪,甚至因属于保养导致机器生锈腐烂,更新造价的费用全体业主无力承担…,到后来没有物业公司愿意接手。
业主生活在时常停水、停电、存在着巨大消防安全隐患、没有景观只有满目狼藉和遍地垃圾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