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芹编辑:李芹
5月23日,嘉定菊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一名年轻人在台上侃侃而谈,而坐在底下“听课”的不少都是比他大上一轮甚至两轮的资深老法师。
是什么给了这位名叫韩冰的年轻人给老法师们讲课的底气?答案是“社区治理”。说起来,在底下听课的不少都是社区治理的老前辈,这些人或是小区业委会成员,或是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或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大家的日常就是与社区治理打交道。
作者:李芹编辑:李芹
5月23日,嘉定菊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一名年轻人在台上侃侃而谈,而坐在底下“听课”的不少都是比他大上一轮甚至两轮的资深老法师。
是什么给了这位名叫韩冰的年轻人给老法师们讲课的底气?答案是“社区治理”。说起来,在底下听课的不少都是社区治理的老前辈,这些人或是小区业委会成员,或是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或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大家的日常就是与社区治理打交道。
虽然韩冰的本职是一家版权图像技术公司的老板,但这几年占用他大量时间的身份是新虹桥雅苑的业委会主任。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业委会基本是退休人员发挥余热的场所,难得有几个在职的也都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事实上,业委会这片社区治理的重要领域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韩冰就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为什么说韩冰是积极分子?因为韩冰在参与自家小区业委会筹建过程遇到了很多的困惑,于是他在网络上写下了自己的困惑,没想到引发了4万多人的共鸣。与他产生共鸣的主要有这样几类人:一、热心社区事务的业主;二、业委会参与者;三、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
就像水到渠成,韩冰组建了全国业委会交流群和上海业委会交流群。如今,每天上千条信息在群内滚动,这里既有探索困惑的解决之道,也有实践经验的积极分享……在抱团取暖的过程中,韩冰这名85后业委会主任迅速成长起来,对于年轻人参与基层社区治理他有着更多不一样的理解。
“社会在发展,业主们对小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新时代下干好业委会难度很高。”韩冰的有感而发引得台下众多老法师连连点头。
事实上,他的有感而发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看多了沪上各小区业委会运作实例后发出的由衷之言。韩冰举了一个他认为十分可惜的例子:沪上一小区的业委会规章制度建设到位,日常管理非常有效,小区的绿化、车位等等矛盾比较突出的方面都是井井有条。“应该说,这个业委会的日常管理水平是高于很多小区的,但很遗憾,小区有不少年轻业主对业委会不满意,联名要将之罢免。”
在他看来,业委会的一些做法可能比较“老派”。比如说小区的工程操作中,把本该通过业主大会表决后招标的工程,拆成几个业委会权限范围内的小金额工程,“新派”业主认为不合规范且不够透明公开;“老派”一方将小区维修基金视作不到紧急关头不能轻易动用的“养老金”,但“新派”业主认为该花的钱就应该花,小区保值增值才是王道;再说安装室外晾衣架,“老派”一方觉得这种需求客观存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新派”业主觉得室外晾衣架直接拉低小区档次,应该坚决抵制……
到底,很多是观念问题。年轻人和年长者生活的时代不同,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处置出现不同很正常,但参与社区治理,双方还是应该更加规范化”、“现在的小区业主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小区的认可程度也完全不同,其实也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业主们对社区的参与度越高,基层治理就越能进入良性循环”……听完了韩冰的分享,老法师们也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事实上,这个平台是菊园新区房屋管理事务所今年搭建起来的“家课堂”。此前,已经请来过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讲课,今天是“家课堂”的第二堂课。
菊园新区管理事务所所长钱盈告诉周到君,社区的精细化管理程度直接决定百姓生活是否幸福。其中,物业服务是重要指标之一。“一个社区好不好,业委会、物业缺一不可,”她向周到君表示,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他们采尝试推出这样的做法,推出“家课堂”——聚焦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话题,青睐业委会、物业、居委会等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三方,借助三方互相助力的模式,用温度社区的力量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高品质的邻里圈层氛围。
比如,在双坪路上的旭辉锦庭小区,物业公司拿出了物业用房,给居民装修了一间“驿站”。面积不大,却布置温馨,让居民有了可以活动、交流感情的公共空间。
“对老百姓来说,美丽家园就是住得舒心,过有品质的生活。” 钱盈表示,只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针对居民真实诉求对症下药、抓住关键点做出成效,最后才能通过社区各方共同营造出有品质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业委会工作常见的几个困局
下一篇:论什么是业委会的正确姿势!